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

on
電視劇:《掟上今日子的備忘錄》(掟上今日子の備忘録)2015,日本

(註:為世界閱讀日(World Book Day)祝賀撰文,於節後三日發之。)

想必有人看出端倪,作為後設狂人西尾維新的原作,《忘卻偵探》系列的故事皮相--談懸案、談記憶、日劇還多了談戀愛--都只是晃人的開端。西尾骨子裏想訴說的,是在懸念與記性之外的某種狂熱:狂熱於對「閱讀」保持信心。  

掟上今日子是個偵探,有著過人聰慧,卻也有著致命缺陷:她的記憶只能保持一天,只要睡著,她便會忘記昨日發生的一切,包括自己是誰。她是業界口中的「忘卻偵探」,在僅限一天的時限下解開一切謎團;但她其實並不是偵探,甚至不是掟上今日子本人。每天醒來,她第一眼看見的是住處屋頂上的一排漆字:「從現在起,妳就是偵探掟上今日子」,她誦讀這段不知何人提的字,開始接受自己就是掟上今日子,才開始屬於她或掟上今日子的一天。除此之外,她一無所知。

於是,掟上今日子勢必也難避成為一個書寫者與讀者。正如她為了維生也為了解開她唯一想解的謎團「我是誰?」勢必也難避成為一個偵探,當今日子記不得任何人(僅管這些人永遠記得今日子),她勢必要留下超越記憶的印記,猶如人類最早想創建文字的動機一般。我們能看見,真正值得記住的要事,今日子一律以油性筆寫在四肢,反覆書寫,然後閱讀,自己作為自己的讀者。今日子的唯一興趣是讀偵探小說,然而她永遠記不得前天讀過的小說寫過什麼,於是她每一天都在讀同一套小說、每一天都在買同一本續集、每一天都深知自己最愛的作家必然永遠是誰。她並無不滿,反覆的自我書寫與迴圈的閱讀經驗,並沒有令她厭煩,這是萬幸,否則故事無從發展下去,畢竟解不開己身之謎而不願捨棄的偵探,是沒資格站上推理舞臺的。

日劇版或許是或不是誤撞,全劇巧構了一道有趣的二元對立:掟上今日子的「敵人」,往往是科技產品的愛好者,也曾想用錄音、用拍照、用錄影,來說服(欺瞞)今日子,今日子也為之動搖;而,到了關鍵時刻,今日子被「友人」拉回的方式,都是最傳統的媒材:文字與書寫。影像對文字,錄製對書寫,數位傳播與簽字傳播...的對立往往被太過放大,指涉為科技為社會為文化的二元,忘卻偵探則不顧也無顧於焉,相信書寫本身的溫度多於如何書寫。正如今日子一取得厄介觀察自己的備忘日記,立刻且毫不遲疑的選擇重新相信,日記中的才是現實,書寫中的今日子比昨日今日明日的今日子更為真實。

然後,狂熱展開。

這個不知其姓氏的女人想必曾是讀書人。她從未知道住處的那段漆字來歷何方,那是過去的自己寫的呢?是朋友寫的呢?是敵人寫的呢?還是貓怪虎怪寫的呢?以偵探之聰慧,不難察覺其中可能之陷阱,一如她輕易就懷疑軟禁自己的要潤造假錄影。但她卻相信它,在連姓氏都矇懂的空白下接受了一個新的姓氏,新的身份;換言之,今日子從讀字的過程中,也讀出了提取自己的生活指示。如果今日子不相信這段文字的真實性,她的一天就無從開始,更不會以忘卻偵探的身份在社會在群體中出現,她將是另一個人,另一種生活,而她沒有,因為她己身空空如也。
  
我難以想像是,一個每一天都記不得自己姓氏的她,卻在每一天的重新歸檔中,一次又一次相信著書寫,相信以書寫給自己生命帶來的形式過活,沒有理由的一次又一次。我只能猜,猜想必她生前深浸、深愛、深懂著,「閱讀」一事的本質就是體驗他人人生,讓我們短暫的一輩子活得超過一輩子,進而成為、成就、承繼那些原不屬於我們的那些人那些生活化為我們自己,並以此提取應付當下這一輩子所面臨的現實挑戰的力量。這股對書寫、對作者的信任、最後進一步化為對自我的信心。
  
是阿。或許她真的不是掟上今日子這個人,也將永遠不知道昨天與明天的自己是誰。但每天的每天始終累積,那道行天花板上的漆字、那些寫在手臂與雙腿的簽字、那些以備忘軟體打印的鉛字,都令「掟上今日子」的每天始終在持續,並漸漸成為真正屬於某人與某些人的一輩子。

所以,她成為了讀者,成為了偵探,成為了掟上今日子,每一天都成為一次。這,就是閱讀。

相當後知後覺的我,直到昨天才知道原來世界閱讀日(World Book Day)是423日;當然,早已過了。儘管我對莎翁生日是否值得作成全球這麼多閱讀讀者普世性、跨文類的節定日抱持疑惑,但多讀多看總是有益。遲來慶節,既然普世,拿西尾維新之流恭賀堂堂莎翁誕辰一把,也不能說是太狂吧?對我而言,小說《忘卻偵探》系列,亦或日劇《掟上今日子的備忘錄》不是關於一位偵探,而是關於一個讀者的故事,是一位愛讀、痴讀,因讀而活的讀者,以儘管形式看來詭異,儘管過程聽來驚駭的失憶辦案的故事,重新教會人們如何理解何為閱讀的,近年最令我動容的故事。她的名字叫掟上今日子,只活在今日的今日子。

祝大家閱讀愉快。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